体育版权运营真的“谁做谁死”? - 知乎

由:admin 发布于:2024-06-04 分类:西甲联赛 阅读:34 评论:0

体育版权运营真的“谁做谁死”? - 知乎

长期以来,体育版权是个“赔钱赚吆喝”的天坑。一边是动辄数亿元的巨额投入,一边是低到令人发指的投入产出比。比如2018年优酷在世界杯版权上的“大撒币”,直接加剧了阿里大文娱板块当季的亏损。问题来了,既然体育版权运营是赔本赚吆喝,为何如此之多的大厂都甘愿在这门生意上充当“冤大头”?

其实在体育版权争夺战背后,是“泛娱乐”与“大体育”阵营的暗中角力。

-01-

泛娱乐阵营:瞄准超大流量的“一鱼多吃”

2018年,阿里体育和苏宁体育相继宣布完成了A轮融资。其中,阿里巴巴还成为了苏宁体育A轮融资的领投方。紧随其后的是,阿里旗下的优酷以一场72小时闪电战,“压哨”拿下俄罗斯世界杯转播权,并推出极富争议的“明星”解说团:鹿晗、大张伟、苏醒等一众明星接管了世界杯赛事的解说席,以至于闹出了后来的大张伟“解说翻车”事件。

优酷的入局并非“无脑莽”,而是看中了世界杯专业体育面之外的流量价值。只可惜,过于追求世界杯流量效益的优酷弄巧成拙,既打消了专业体育迷的积极性,又没能为电商板块成功造血,带来的新增用户也沦为“昙花一现”。

据媒体报道,世界杯焦点赛事期间优酷APP活跃用户数超越腾讯视频和爱奇艺,累积带来了3000万新用户。只可惜,这部分增量用户在3个月后迅速流失殆尽。

但优酷的失利并不代表着世界杯泛娱乐之路走不通,在卡塔尔世界杯期间表现亮眼的抖音就是一例。

从商业模式的耦合上看,抖音比优酷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

电商侧,受益于兴趣电商的独特模式,抖音电商在世界杯期间上线了燃情好物季会场,云集了世界杯授权商品、赞助商精选好物等,仅阿根廷国家队2022年世界杯官方助威服的销量就超过1.6万。品牌营销侧,效果广告侧,世界杯相关话题、二创内容产生的优质流量加上巨量引擎从旁“助攻”,能有效增加广告主的预算消耗。

在赛事运营方面,抖音大概是吸取了优酷的教训,其解说阵容更为全面,既有孙继海、李毅、武磊这样的“圈内人”解说,又有白岩松、鹿晗、聂卫平等跨界明星的参与。包括自制节目方面,也是兼顾了专业向的《DOU来世界杯》、《依然范志毅》和文化跨界向的《大咖侃球》、《黄家足球班》。

不难发现,抖音对于世界杯流量的货币化打法,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一鱼多吃”。哪怕没有“付费会员”收入,也能借助强大的泛娱乐内容生态“回血”。还有以世界杯为契机入驻的足球明星、体育名人,都将为抖音提供可观的内容沉淀和流量价值。

不过,抖音毕竟是“娱乐基因”主导的内容平台,虽然没有像优酷一样“急功近利”,但是仍然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世界杯页面的入口权重过低,解说过程中出现“杂音”这样的低级错误。还有《大

相关阅读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