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同比分析,行业同比分析怎么做
如何进行同比和环比分析?
1、通过同比和环比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数据的变化情况,判断其增长或下降的趋势,并进行趋势预测和业绩评估。同比(Year-on-Year):指的是与去年同一时期相比较的数据变化情况。通常使用同比来观察和分析相同时间段内两年之间的增长或下降趋势。
2、Tableau实战:同步业务洞察我们以Tableau官方示例数据——超市销售为例,揭示同比和环比分析的实战步骤。首先,将订单日期调整到月度视图,便于观察周期性变化。
3、同比是比较相邻时间段的同一项数据的增减情况。具体计算方法为:(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 × 100%。其中,“本期数”表示当前时间段的数据,例如今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同期数”则表示去年同一时间段的数据,即去年第一季度的数据。环比是比较相邻时间段的不同项数据的增减情况。
4、环比,表示连续2个统计周期(比如连续两月)内的量的变化比。环比增长率=(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 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了多少;环比发展速度,一般是指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比,表明现象逐期的发展速度。同比一般情况下是今年第n月与去年第n月比。
5、对市场价格的分析时最常用到的就是环比增长的计算,由于价格随着市场的变动而几乎每天上下浮动着,因此通常通过每日的环比、每周的环比、每月的环比和每年的环比的数据作一一分析之后,从数据中得出价格变动的规律,以此来更好的把握市场中的定价。
6、同比和环比的区别如下:同比:本期与同期做对比,环比:本期与上期做对比。环比一般是用在月、日很少用在年上,主要是对比很短时间内涨幅程度,不过由于行业差异,比如旅游,会受到淡旺季影响。
同比环比区别
性质不同 同比性质:今年第n月与去年第n月比。环比性质:表示连续2个统计周期(比如连续两月)内的量的变化比。计算公式不同 同比计算公式: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 |同期数|×100 环比计算公式:环比增长率=(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
定义不一样:同比和环比用以表明某一事物在比照的时间内发展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在其中,同期相比是本期与同期作比较,而环比是指本期与上期作比较。使用情况不一样:环比一般选用于月、日没有使用在年上,主要是比照很短时间涨幅程度,不过因为行业差别,如旅游也会受到淡旺季影响。
同比和环比的区别是:对比时间不同、分析角度不同、数据变化幅度不同。对比时间不同 同比是将当前数据与去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而环比是将当前数据与上一个时间段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角度不同 同比比较更加注重长周期趋势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而环比比较则更加注重短期趋势和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同比和环比的区别:本质不同。意义如下:区别 同比:同比一般情况下是本年第n月与过去某年的第n月比。同比发展速度主要是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用以说明本期发展水平与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达到的相对发展速度。如,本期2月比同期2月,本期6月比同期6月等。
同比,环比是什么意思?
同比:一般指的是某一东西今年同期月份与去年同期月份进行比较,计算出该东西的同比增长幅度。同比发展速度主要是企业、单位为了抛开季节变动等因素,来考量本期和去年同期的发展变化;环比:一般指的是某一东西连续两个单位周期内(大多是连续两个月)的量的变化比。
同比是指相邻时间段某个相同时间点的比较,15年和16年是相邻时间段,15年的2月和16年的2月是这两个相邻时间段的相同时间点,都是2月。比较这两个时间段的数据意味着同比。环比比同比简单,即相邻时间段之间的比较,不同于同比,是相邻时间段内某个相同时间点的比较。
环比,是指本次统计段与相连的上次统计段之间的比较。同比,是指当年的某个月与去年的相同月份进行对比。同比:一般情况下是今年第n月与去年第n月比。同比发展速度主要是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用以说明本期发展水平与去年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达到的相对发展速度。
同比:一般情况下是今年第n月与去年第n月比。同比一般用在相邻两年,相同时间段内,查看涨幅程度,一般用在两年相同月份,很少用在两月相同日期。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100%。环比:表示连续2个单位周期(比如连续两月)内的量的变化比。
环比:month-on-month ratio 环比,表示连续2个统计周期(比如连续两月)内的量的变化比。环比增长率=(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 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了多少;环比发展速度,一般是指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比,表明现象逐期的发展速度。
简单地说,就是同比、环比与定基比,都可以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定基比发展速度,也简称总速度,一般是指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表明这种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同比发展速度,一般指是指本期发展水平与上年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达到的相对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