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黏稠的人,在这种时刻可能出现特殊症状,千万不要忽视!_黏稠度

由:admin 发布于:2024-04-19 分类:欧洲杯 阅读:38 评论:0

血液黏稠的人,在这种时刻可能出现特殊症状,千万不要忽视!_黏稠度

  原标题:血液黏稠的人,在这种时刻可能出现特殊症状,千万不要忽视!

  血液黏稠在医学上叫高黏血症,在中老年人中多见。很多人往往把血液黏稠和高血脂混为一谈,其实不是一回事。

  血稠≠高血脂

  高血脂:是指血脂水平偏高

  血液黏稠:是指血液黏稠度过高。

  检验科专家介绍,对一个人来说,血稠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时高时低的动态变化中。临床上有很多疾病,如动脉硬化、脑血栓、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阻塞性视网膜炎以及慢性肝肾疾病等都与血稠有着密切关系。

  3个信号提醒你血“稠”了

  血液黏稠的人,在3个时刻可能出现特殊症状,大家千万不要忽视。

  01

  劳动后嘴唇发紫,容易气短

  有些人的嘴唇是青紫色的,并且稍微进行体力劳动,就会出现气短等症状。这类人群除了当心血液黏稠,还应注意排查是否同时伴有心血管和肺脏的病变。

  中老年人出现上述症状,又没有明确的心脑血管病史,应及时就医。通过血液流变学检查和血小板聚集试验等,监测血液黏度指标。

  02

  晨起时头晕

  有的人早晨起床后感觉头脑不清醒、思维不流畅,可是晚饭后,精神却达到了最好的状态,这很可能是血黏度高惹的祸。

  03

  午饭后犯困

  健康成年人午饭后的困倦感,可以忍耐;血黏度高的人午饭后犯困,如果不休息一会儿,就会浑身不适,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这是由于血液黏稠导致的大脑供血不足,只有小睡片刻,精神状态才会明显好转。

  3招让血液不“黏稠”

  发现血稠,应从以下几点调整生活方式。

  01

  多运动

  血液黏稠的人应该多运动,有时间就多走走,动一下,可以使血液的流动速度变快,加快身体代谢,防止血液黏稠。

  推荐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等轻中度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半小时到一小时,当然运动之后不要忘记补充水分。

  02

  学会减压

  中青年血稠往往与情绪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经常熬夜、睡眠质量差有关。建议放松心情、疏解压力、规律作息、保证睡眠。

  03

  补足水分

  很多人血稠是由于喝水少、出汗多、血液浓缩所致,夏天这种情况尤为明显。

  喝水可使血液变稀,但要掌握好时机。一般来说,清晨起床、三餐前1小时、晚间就寝前可喝大约200毫升温开水。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