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点就是这三年三姑没有回来参加过谁家的大事

由:admin 发布于:2024-02-01 分类:欧洲杯 阅读:53 评论:0

  回农村参加姑父三周年,现场来了寥寥几人,真正悲伤的更是没有!

  

  三姑其实不是我奶奶生的,是邻居张奶奶当年从外面抱回来的,但张奶奶家里更加贫困,本来他们想着把孩子养大给自己养老,可实在是养不下去,扔了吧,良心上过不去,于是张奶奶就把这个孩子送到了我们家,这个人也就是后来我的三姑。

  三姑其实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世,不过她也没有说什么,毕竟她确实是我奶奶一点点养大的,而且后来还给她说了一个婆家。三姑刚有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奶奶和我大娘都过去帮忙照顾了一段时间,等有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奶奶还送过去不少衣服。

  

  每年三姑来拜年,先去我们家,再去张奶奶家。

  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如此,大家也是看破不说破,也就随了三姑的心。

  他们家的情况也不是很好,一直比较困难,三姑父本身就有病,一直干不了什么重活,日常也都是三姑在家里劳动。不过她的两个孩子还算是健康,都很不错,这一点倒是令三姑欣慰。

  然而,三姑的儿子俊辉就有点麻烦,他头几年一直没有相亲成功,搞得三姑和姑父一直比较心烦意乱,也干不下去什么活,甚至,他们之间还经常吵架。俊辉一生气,就直接跑到了广州,过年也不曾回过老家。

  后来,三姑就把女儿的婚事给定了,而且她女儿燕子的婆家就在村附近,离得近,三姑心里虽然想着俊辉,也被俊辉伤心过,但好在女儿懂事,经常去看看她,这也算是欣慰。

  

  我记得清楚,那天下午,我是跟着二伯从市区往家里赶,也只是刚进我们的那个村,就看到前面有一辆车停下来,从车上下来一个人,他头戴白色帽子,腰间有麻绳,在一个长辈的带领下,见到我们村的长辈他就跪下磕头,而那个长辈就开始让烟。

  这一幕,我到了现在还记得。

  原来,俊辉是过来报丧的。

  我和二伯几个人,还是没有见到姑父最后一眼,我们终究是回来晚了些。

  

  葬礼,如期举行,屋里哭的厉害,我是受不了这样的场景,也就没有进去。

  果不其然,连续三年,他们家,都是大门紧闭,没人生活。

  三年里,家里的大小事都是燕子出面参与,谁家孩子结婚,谁家老人去世,谁家孩子生了等等,几乎都是燕子一个人出面,她是代表她母亲出面的。

  奶奶说,农村最在乎的就是人情世故,所谓的门头,就是看你与人家来不来往,什么是人情世故?就是你来我往,如果你不来,那我为什么要往呢?

  但三姑也是无奈啊。

  

  一来她不认识字,不会坐火车,二来,她迷方向,出了家门就分不清东西南北,整整三年,她是一次都没有回来过。

  奶奶说,只要她过得还行,那就算了,其他的我们就不要在乎了。

  三姑这一走,就是三年。

  今年,刚好是三年,按照规矩,要给姑父办三年。

  

  他们提前回来了,准备了很多东西,准备大办,我也跟着家里人回到了老家。

  几年没有见到三姑了,这次见到她,感觉老了很多,头发花白,两眼无神,说不了三句话都开始哭,而且言语之间,都是负能量的东西,什么“人咋过都是一辈子”,或者就是“人过一天少一天,也没啥盼头了。”

  这话说出来,我们一群人劝她想开点,这还有孩子呢,日子还是要照常过。

  可是三姑却一直在哭,始终没有停止的意思。

  临近十一点多,陆陆续续有不少人过来参加葬礼,三姑和她的家里人,出来迎接,说着一些伤心的话罢了。

  到了时间点,上坟就开始了。

  可是这一场葬礼,让我总感觉到怪怪的,我不知道三周年本来就是这个氛围,还是说因为三姑三年没回家了,才会是这样呢?

  首先来说就是人少。先不说他们村的人来了多少,就是亲戚这一块来的也不是很多,当然,在这个时间段,很多厂里还没有放假,所以回来的不多,这一点可以理解,还有一点就是这三年三姑没有回来参加过谁家的大事,她都是转账算是礼到人不到。而等自己办事的时候,人家也是礼到人不到,意思意思就行了。

  其次,我发现整个葬礼并没有几个人正在的悲伤,尤其是俊辉,像是在做一个任务,好像是在等了三年,终于把这件事给做了,以后也就不用再挂念什么。现场也是没有人落泪,就很平淡,很简单的一个流程。

  

  最后,也是我十分诧异的点,那就是欢快。前面说了,现场几乎是没有人悲伤,相反,倒是大家有说有笑,这好像是一场聚会一般。在村里,大家好久不见,而一场葬礼,像是一个契机,大家相互在一起见面,聊天,畅谈,这不就是聚会吗?

  我不知道这样的局面是该难过还是该释怀,但总是觉得,现在的葬礼,都这么轻松愉快了吗?

  去坟地的时候,大家的心情还稍微有那么一点收敛,但是在办完事,从地里回来的时候,大家都欢呼雀跃,说说笑笑,丝毫没有什么情感,甚至可以说,就那短短的几分钟,终于把葬礼三周年给办完了。

  因为是三周年,我们给三姑夫扎了很多马、车、房子等等,这都是我们这边的传统,扎了很多很多,当拉到坟地的时候,也只是几分钟的时间,就把所有的东西烧完了。

  随着最后一股浓浓的黑烟升起,我们也就知道,这个葬礼算是结束,这个三周年也算是到此结束,以后这块地,除了三姑一家人,几乎不会再有其他的亲戚过来看看了。

  

  来参加葬礼的也有不少孩子,我记得清楚,当时有不少小孩子看到我们扎的马啊、车子等东西的时候,他们就问,扎这个干嘛、有什么意义,人都走了还弄它干什么。

  是啊,弄它干什么呢?或许,这只是一个念想,只是一个想念。是在世的人,对逝者的一种寄托哀思的方式之一吧。

  我记得,我们是提前几天就开始办事了,当天也是七点多就开始忙忙碌碌,不过也只是在那么短短的几分钟里,在一个主事人的一声声吆喝下,彻底的结束了。

  一个人,一个长辈,他去世了三年,这个家也锁了三年,三年后,大家因为忌日再次聚在一起,走一个流程一个形式,然后就结束了?

  或许是吧,也或许不是,我不是很清楚。

  只是知道,三姑三年没有回来了,这老家破败不堪,这老家的人情世故,她也确实没有参加过,邻里乡亲没有过来帮忙什么的,我深深理解。

  

  葬礼的宴席很快就结束了。三年前的那场宴席是放在酒店办的,三年后,是放在家里办的,我不知道这是谁的主意,但我还是比较赞同这个做法的,毕竟你三年都没有回过家,回来办如此大的事情如果不是放在老院子里,谁又知道你是在办事呢?谁又能够想起你呢?

  待众人散去,我们几个人在帮忙收拾院子里的垃圾,说话间,我问三姑,还要跟着俊辉去外地吗?还要一走好多年吗?

  三姑笑笑说,不走了,也该给俊辉说门亲事,他年纪不小了,也该张罗一下。

  我想也是,家里有人去世,三年不能够有喜事,如今三年过去了,俊辉年龄又这么大,也该结婚了。

  当年因为结婚的事情,三姑父没少跟俊辉吵架,如今,想吵架,也是没有机会吵了!

  

  再说,老家还是得有人,没人的老家,那只能说是一坐空房子,渐渐地,村里人就会把这个空房子遗忘,这里住了什么人,也不会有人再去惦记。

  等哪一天如果轮到你办事,没人来参与,冷冷清清的现场,那该多尴尬啊!

  头条首发,抄袭搬运必究,网图,侵删

还有一点就是这三年三姑没有回来参加过谁家的大事

相关阅读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