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同比分析纵向同比分析,横向分析纵向对比
同比和环比增长率如何计算?
同比环比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环比增长率是对连续两期的某个指标进行比较,计算公式为:环比增长率=÷上期统计周期数据×100%。 同比增长率则是把两期或两年以上的同一指标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公式为:同比增长率=÷去年同期数据×100%。
这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经济的年度增长趋势。通过同比增长率的正负及大小,可以初步判断某个指标相对于上一年的变化情况。对于发展较为稳定的行业和区域,其同比数据往往具有更强的参考价值。因此,在进行数据分析和经济形势预测时,对同比数据的考量至关重要。
环比增长的计算公式如下:环比增长率=(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举例来说,如果上个月的销售额为200万元,而本月的销售额为300万元,那么环比增长率计算如下:(300-200)/200×100%=50%。需要注意的是,同比增长和环比增长都可以用于分析企业业绩的变化趋势,但两者侧重点不同。
比如如果以每日为周期,就与前一天做比较;如果以一周为单位,就和上周进行对比。这样,你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时间跨度来计算。总结来说,如果你有上一期的数据,就可以计算出环比增长率,而同比增长率则需要与历史同期数据作对照。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你明确这两个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不同 同比增长: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100%。同比增长率=(现年的某个指标的值-上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上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环比增长:环比增长速度=(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年增幅计算:获取初始值。要计算增长率,首先需要初始值。
环比则是对比本期数据与上一期数据的变化。计算公式为:环比增长率=÷上期数×100%。例如,如果一个企业连续三个月的销售额数据分别为:一月份销售额为3万元,二月份销售额为5万元,那么二月份的环比增长率=÷3×100%=。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了解到销售数据的连续增长趋势。
如何从财务报表选股票
分析公司的每股净资产。通过比较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和公积金比率,可以判断该公司股票的含金量。一般来讲,如果公司的净资产和公积金比率较高,就有潜在的送配股可能,成为含权股票。高含权股票也容易成为黑马股。分析公司的资产结构和财务状况。例如,了解公司的资产负债率。
选择每股收益持续增长的股票 每股收益也称为每股税后利润,计算方法是将税后利润除以总股本。比率越高每股创造的利润越多。因此它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重要的财务指标,也反映了普通股的盈利能力。这一项财务指标是投资者选股的重要参考。
现金流定买点。当现金流净额远超净利润时,可以预测该公司的未来业绩有持续增长的潜力,如果公司股价仍处于较低位置,则是最佳的买入时机。无论企业业绩如何,只要现金流正常,它就能顺利走出困境,这种企业的股票才值得买入并持有。毛利率定买点。
财务报表中有许多指标:初次接触财务报表时,我们要理解财报的含义,并从一些指标来判断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现金流状况、财务风险的大小。盈利能力:利润表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在利润表中,收入、费用、利润的金额大小和比例结构,相关项目的变动明细。
如何从财务报表选股票?首先,横向和纵向分析收益率的税后每股收益和净资产。同行业之间的比较分析就是横向分析,当年和过去几年的同比增长率分析就是纵向分析,如果可以在同行业的分析中领先或者纵向的分析中公司的增速是很快的,那这只股票是很值得被期待的。第二,分析公司每股净资产。
财务报表包含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因此分析财务报表要从以上报表分析。资产负债表:判断资产负债情况(应收账款、存货等)应收账款:长期应收账款过多,则可能转换成坏账;短期应收账款多,说明公司生产经营良好;存货: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
如何通过会计报表识别分析税收风险?
会计报表本身并不具备风险识别的功能,而是需要通过对比和分析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这通常涉及到纵向和横向两种比较方式。纵向比较指的是与纳税人自身的过去报表进行对比,可以是与过去同一时期的报表(同比)或者与连续两个期间的报表(环比)进行比较。
具体操作上,税务风险识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关注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借款、应付账款等大额负债,结合现金流分析,判断企业是否存在逃避纳税的行为。二是观察资产结构,如果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折旧、摊销费用异常增加,可能表明企业存在少计收入、多计成本的情况。
税务机关对于企业的征收管理,有两种方式: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税收征管是基于企业的财务信息,所以财务信息是揭示税收风险和企业应纳税义务的最直接因素。那么识别税收风险主要依托哪些会计信息呢?财务会计报告 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4会计报表附表;5会计报表附注。